戤雪听山

鸫羽。写同人的。
lof只发文;微博@废物猎人S-ORA
BG/GL/无CP,自主避雷;不要催更。
原女长篇放在子博:达洛维夫人的花瓶🌸
评论都会回除非当时在忙忘了,或者被吞,有事私信

浮光2.0

好久没更读书笔记了……这周史话可能更不出来……不用特别等了……

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》米兰·昆德拉【Fin】

这本书我分了两个时间段看完,中间间隔了太久以至于我快想不起前面的情节了。

米兰·昆德拉的比赋能力,是指想象的维度,超越我过往读过的所有作家,几乎可以和马尔克斯比肩。我从没见过那个作家的想象可以做到如此,兼具下作

和瑰丽,奇崛得毫无逻辑但每次都能征服读者。

这本书渗透着一股强烈的犬儒主义精神,因为与之相对的反面都被立为了媚俗。虽然一直在写爱,但我看不到爱,至少我觉得不管是托马斯还是特蕾莎,不

管是弗比娜还是弗雷,追求的都不是外在来源的爱,而是极力的自我解放。大写牧歌的全面反叛,理想主义的终极悖论。

活着无法幸福。在灵魂被囚禁在肉体的最开端,就无法幸福。爱个人不如爱条狗。噫。

《金陵十三钗》严歌苓【Fin】

为了第二天的研读课我开始刷严歌苓。当年那本电影我没看,我那个时候已经有点厌倦了沉痛发闷的东西。

不过我觉得沉痛发闷的东西才能叩问灵魂,一下又一下,就和严歌苓很喜欢用的丝绒比喻一样,抹过来,抹过去,不能抗拒地变得鲜血淋漓。

分了贵贱的性命在暴行面前一律平等,人性不堪的那一面诞生了【贵贱之分】,踩低别人产生的优越感抚慰自己弱小的心灵,但人的高贵不源自于血液,而

源自于心——噫。我不记得这句话的原话德文怎么讲了。就像神父和某个瞬间的书娟,只有宽容蛆的存在,才真的像个神圣的灵魂。

对于所谓低贱的存在不是去进一步贬低,而是去无视甚至是宽容那样的存在。自勉。

原来严歌苓早就揭示了那么个事实——日本男人都是恋童癖……………………严歌苓管那个叫“心脏里永不能抒发的黑暗示意”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。

《天浴》严歌苓【Fin】

看完这个的时候已经上了第一节研读课。也差不多弄清了严歌苓机制美学的脉络,不想多写了只是mark一下。

但是严歌苓作为一个通俗文学作家真是……倨傲得近乎残酷,每次看完一个短篇我都半分钟缓不过气orz

《沉沦》郁达夫【Fin】

肝了1700的阅读作业,郁达夫这个渣渣。

读《沉沦》有一股强烈的出戏感。主人公是一个漂洋过海在岛国留学的男性,可我始终觉得通过文字展现在眼前的,是个奔跑在中国农村乡间大道上的青春

期矫情小男生。郁达夫描写景色的文字清秀灵动,但我始终觉得,《沉沦》中的一草一木、一个人影、一栋房屋、一件摆设,没有一处是日本的风物,至少

从《源氏物语》、《枕草子》开始,一直到书写大正年间、明治时代故事的日本文学作品,我所见到的,和郁达夫笔下的日本,一点都不相似。

郁达夫明明是到过日本留学的,文中也提及过日本特色的风物,比如北野天满宫——我推测那个名字打码的神宫就是这个,比如有女中、女将服务的风俗店

(姑且这样称呼),这些都有着中国绝没有的特色,比如神宫的鸟居、比如榻榻米和槅扇,但经他提笔一写,就只剩下了香雪海小楼,调笑的客人和侍女,

中国风味浓重的东西。对比鲁迅的《藤野先生》也差不多。

我并非是希望看到和如今的英译、日译小说一样或至少出现类似趋势的语言风格——作为最早一批白话文小说,行文走笔也尚不成熟通畅——乱拽洋词儿姑

且成为个性,要表现出异国语言特色是很困难的,但奇怪的是连内容都是可以抽离开“日本”这个确切的地点背景,随便放到中国哪个乡镇的田野间都毫无

违和感。

我猜测这和移情有关。

郁达夫写了一个身在异国的留学生,虽才华横溢却自哀自怜,孤僻自傲、苦大仇深,性苦闷、对异性和爱情充满躁动的渴望——当然我以为这个主人公乃至

郁达夫本身对爱情的认知和界定都存在严重的偏颇,此处暂且不论。文中,不管对什么人、什么事,主人公最后的感知、思索的结果都指向“他们都和我有

仇”、“我终要复他们的仇!”,看似神逻辑,其实是身为在日本的中国人摆脱不掉的思维定式,一种弱国民众的自卑感。他虽有了越来越多的朋友(文中

此处只交代了一句我以为是不是笔误,因为再没有更多的展开),却始终孤身一人;他虽能在山野间的清净、美丽的景色中解放身心,却始终不能感到真的

宽慰和快乐,始终浸没在忧郁之中,究其原因,我想是深切的自卑感导致的。

这个逻辑过程是这样的:

我很弱小→所以整个世界都欺侮我→所以我要复他们的仇

就此导出最终结论:祖国呀祖国!我的死是你害我的!你快富起来!强起来!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!

我尝试用所见即所思的移情机制来解释《沉沦》以及类似作品的出戏感。作品将日本的现实背景抽离了八九分,显然那不是他着眼点所在,只留下一个模糊

的外壳,往里填充的却不是岛国的风物——至少我看到这些文字,第一反应就是中国的乡间风景,其实这篇小说背景放在英国、法国、美国,任何一个强盛

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没有问题,是不是日本完全不影响任何事,因为有着异国特色的风物郁达夫全是一笔带过,甚至索性不写,他就之写“黄苍未熟的稻

田”、“弯曲同白线似的乡间的官道”、“鱼鳞似的屋瓦上有一层薄薄的蜃气楼”这些中国也有的东西。郁达夫的文字十分优美,(全文用作动词两次的“

哼”字十分惊艳可爱),全文没有什么明显的情节冲突和矛盾,行文走向都指向男主人公的内心,而他内心活动的转变和发展只和两个因素有关:

异性爱情和眼前风景。

他对爱情和性的求取最终都是苦闷、充满罪恶感的结果,因为自身的自卑感导致他看谁都是仇视的目光,认为侍女也好、旅馆老板女儿也好都轻视他,他厌

恶世界也更加厌恶自己,为自己的弱小感到郁结悲愤。而和故土乡间所差无几的风景每每能慰藉他的心,因为这些寂寥无人的风景将他和不断提醒着自身的

弱小、臆度着他人的轻视和恶意的苦闷现实隔离开来,让他忘记了自己的弱小,仿佛回到了故乡。

而每当他再度回到现实,他在悲伤忧郁中的沉溺就更深了一层,他无法摆脱自卑,无法获得爱情,无法在异国抬起头来,最终发出的呼喊就是“祖国啊强大

起来!”

说白了男主人公是个实打实的窝囊废,只会说不会干,全世界就自己最委屈,意气用事却从没真的试图改变什么。不过也许作为政治教化意义,启发人们走

向自己的内心,唤醒民族意识,功用也就至此了。

评论(5)
热度(12)

© 戤雪听山 | Powered by LOF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