戤雪听山

鸫羽。写同人的。
lof只发文;微博@废物猎人S-ORA
BG/GL/无CP,自主避雷;不要催更。
原女长篇放在子博:达洛维夫人的花瓶🌸
评论都会回除非当时在忙忘了,或者被吞,有事私信

浮光3.8

《知更鸟女孩》【Fin】

美式垃圾快餐。无意义层面上的又脏又臭。


《乌鸦之城》Boria·Sax【Fin】


《遇见卢浮宫》中野京子【Fin】

温馨小资向轻科普类读物,道听途说,一些内容不严谨也不准确。不过真心架不住中信的装帧用纸啊……太好了啊……太打动我这个深藏不露的颜狗了x只要内容不要是一坨屎我都愿意买中信的书哭唧唧。


《卡拉马佐夫兄弟》费奥多尔·陀思妥耶夫斯基【Fin】

俄罗斯文学课的小作业

“说”的力量

读《卡拉马佐夫兄弟》的时候很容易想起加西亚·马尔克斯。《霍乱时期的爱情》、《百年孤独》,与《卡拉马佐夫兄弟》是处于两个极端的。马尔克斯倾向于剥夺人物“说话”的权力,代之以铺天盖地的内心倾诉,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用“说话”淹没了几乎整本小说。

显然语言有很多呈现形式,而“说话”(使用直接引语)能将述本时间暂停,撇去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不谈,实现“浓缩于瞬间”这一叙事效果的基础是“人物正在说话”。马尔克斯漫漶式的“倾诉”和“说话”具备的效力显然不一样:马尔克斯笔下的人物倾诉的语调总是很和缓、漫长,适合回溯过去、连接将来,与叙事语言无缝接驳,相对来说是经过整理的、整饬的语言形式,因此得以游刃有余地镶嵌进半个世纪到一百年的时间跨度中;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“说话”总是紧张激烈,不知道是急着挣稿费还是怎样,保留了很多口语特征,有不加修整的感觉,包括形形色色的口癖、啰嗦累赘的叹词叹句。我想阅读的时候想要跳过对话是非常正常的,因为一个人物一旦开口说话,往往三行之内还没有切入正题,长篇大论只有最后一句才是重点,话语方式十分缠绕(米嘉被捕后和检方争论钱的问题尤其如此;引入话题喜欢用“设问-否定-再否定-再三否定-引出肯定”的形式)。从提取信息的角度来看,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物语言很大部分是被耗散掉的——也就是语义的浪费,而这种大量的语言耗散,可能也做到了伊塔洛·卡尔维诺所说的“轻”,语言像重重薄纱,读者的目光一层层穿过去凝视人物厚重的观念和思想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物说话鲜少慢慢吞吞,读起来推进得很快,准确地摹写人物急促紧张的精神状态和各自不同的思想观念。

以卡拉马佐夫三兄弟为例,老大喜欢大声嚷嚷、重复强调自己的观点,废话居多;老二相比起来显得静默,偶尔一两句“无所不可”听起来掷地有声;老三——阿辽沙是特别的,他是这本书里最不会说的人,他的话不多,鲜少发表长篇大论,他明明是个传教士,但很奇怪的是,他很少张开大嘴叭叭叭个没完,他是这本书里唯一的“倾听者”。

这本书展现了人与人思想交锋的激烈瞬间,“说”被展现得如此繁多杂乱,而“听”却几乎不可能。人与人平等地争论,没有任何人做他人的导师,与此同时也没有任何人被他人真正理解。

阿辽沙不一样,他不是人,他是“天使”。

海德格尔指出,语言在此在中说出自身。神说要有光,于是就有了光,从《创世纪》第一句开始,“说”在西方世界的神学范畴中就有举足轻重的作用。名一旦被说出,名范畴之内的物也随之被确定存在,而世间万物始端的存在是不需要被命名的,没有人可以为他命名,唯一的自在自为之物即上帝,上帝为万物命名也赋予万物存在。命名是上帝的权利,因此这个永恒的自在在为之物也成为了唯一的倾听者,是包容的,是慈爱的,是无所不能宽恕、无所不能认同的,所以人类选择祈祷,坚信上帝能倾听自己的声音而渴望确认自己的存在、渴望从有限走向无限。

阿辽沙是唯一一个不为语言所轻易欺骗的人。因为语言是驳杂、缠绕、掺和谎言假象与废话的杂合物,而阿辽沙奇迹般的能穿透语言的表现,坚信真实(和真理)。他相信米嘉是无辜的,不管旁人的证言如何信誓旦旦;他相信伊万是深爱卡捷琳娜的,不论本人如何气势汹汹的否定——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再强调他的善良和单纯,几乎表现出圣愚者惯有的轻信,但我仍旧认为究其根本,是因为阿辽沙不是一个凡人,他是神的化身,是“倾听者”。这个故事里有那么多的人在说话,有那么多的声音,每一个都固执己见、大声吼叫,呈现出打破了同一性的世界支离破碎芜杂不堪的面貌,而能倾听万物之声的必然只有上帝。

阿辽沙的笨嘴拙舌还体现了一点,即宗教语言的苍白。佐西马神话的崩溃动摇了信仰是一种表现,但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在阿辽沙的身上表现了针对本质的怀疑,即包容万物的神的语言,是苍白无力的——阿辽沙几乎不能说出铿锵有力的话语(虽然从经院哲学开始理性论证就被纳入了神学信仰的体系内,但是本书我几乎感觉不到神学论证的力量,呓语、谵妄居多),他“说话”虽然温柔、动容(末尾关于永不忘记伊柳沙的演讲),但表现力度远没有伊万的无神论来得坚硬有力。我想毕竟宗教信仰走向幸福是一步到位的,即相信,则获得幸福——这一步到位很方便快捷,与此相对的也太容易被击溃了。


《乌合之众》古斯塔夫·勒庞【Fin】

勒庞很多话说得非常偏激,我感觉就针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立场来说,勒庞是远不如托克维尔来得冷静的。但是不得不承认,他的偏激结论也像群体断言那样非常有说服力。


评论(3)
热度(20)

© 戤雪听山 | Powered by LOFTER